高新路街道人大工委持续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认真开展代表“进站、入室、去点、到岗”接待选民和集中走访月活动,结合代表本职工作和自身特长,通过“线上、线下”实现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凝聚起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教育赋能等方面的强大合力,展示出基层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生动实践。
突出“实”促村集体经济发展
高新路街道新添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条件悄然变化,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如何出“实招”壮大村集体经济托起民生保障的基本盘,不断提升村“两委”服务质量来满足村民的需求,成为人大代表进站入室收集到的反映最多的问题。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结合新添村现有市场的现状,人大代表组织居民议事代表、(村民)居民代表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协商论证等方式,将新添村果蔬市场引进水产项目作为重点实事上报高新路街道人大工委,并通过2024年高新路街道第一届居民议事会第二次会议票决,拟为街道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项目严格按照行管部门的要求,规范建设水池、水箱、排水系统等设施,落实好垃圾处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的规范管理,经过四个月的努力,投入资金390万元水制品区域于9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新添村石厂坡果蔬市场施工后
突出“质”促教育蓄能增效
结合代表专业实际,高新路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人大代表+教育”服务体系,畅通贵州师范学院与乌当区各中小学联系渠道,为乌当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郑玉莲以提升幼儿园规划能力、增强教师教研引领能力等内容为重点,立足岗位职责,深入辖区学校帮助开展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构建教研组织体系等专题培训,通过案例分享、小组讨论、自主表达、角色模拟等方式,切实帮助学校提升整体规划能力,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王毓积极发动学院师生,化身志愿者,深入到高新路街道大桥社区开展“用劳动改变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协助社区开展环境整治。主动走进乌当区东风镇中心幼儿园开展贵州民族医药(苗药系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文化健康课。联合乌当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寄爱心于微风·载温暖至童心”六一联谊活动,关心关爱残疾儿童。依托高校人大代表之力,全力推动高校和辖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校地共建共享共赢良好局面。
新庄村水泵房施工后
突出“质”促教育蓄能增效
结合代表专业实际,高新路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人大代表+教育”服务体系,畅通贵州师范学院与乌当区各中小学联系渠道,为乌当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郑玉莲以提升幼儿园规划能力、增强教师教研引领能力等内容为重点,立足岗位职责,深入辖区学校帮助开展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构建教研组织体系等专题培训,通过案例分享、小组讨论、自主表达、角色模拟等方式,切实帮助学校提升整体规划能力,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王毓积极发动学院师生,化身志愿者,深入到高新路街道大桥社区开展“用劳动改变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协助社区开展环境整治。主动走进乌当区东风镇中心幼儿园开展贵州民族医药(苗药系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文化健康课。联合乌当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寄爱心于微风·载温暖至童心”六一联谊活动,关心关爱残疾儿童。依托高校人大代表之力,全力推动高校和辖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校地共建共享共赢良好局面。
郑玉莲代表深入到辖区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规划培训